今年的缺電主要是機制性及區域性缺電:煤電價格上漲較快導致火電廠出力不足,電網跨區輸送能力不足使得地區間調劑困難
由于重工業用電增長較快,今年年初全國有20個省級電網電力供應緊張,電力缺口高達3000萬千瓦,呈現“時間早、范圍廣”的特點。而同期東北和西北電網電力供應能力還有富余。在夏季,我國電力缺口仍在2500萬千瓦至3000萬千瓦,約占最大負荷的3%左右,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華北和南方地區。
今年夏天“缺電”現象沒有加重,主要是年初發出了“預警”。政府及時采取措施,針對煤炭價格增長太快的問題,調整了一些地區的電價。同時,政府與電網公司制定了應對缺電的預案,如需求側管理、有序用電等措施。此外,今年夏天沒有出現全國大范圍的高溫及少雨的天氣,也緩解了夏季電力供應不足的矛盾。
縱觀我國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多數年份都存在缺電問題。2000年以來,我國電力需求快速增長,而“十五”初期電力建設卻嚴重滯后。首先是電源裝機不足,其次是電網投入不足。電力建設滯后導致2003年至2005年全國出現了大范圍、長時間的電力供需緊張局面,電力缺口高達3500萬千瓦,占當年最大負荷的10%左右。
2006年以后,全國每年新增裝機均在9000萬千瓦以上,發電裝機總量基本滿足電力需求。但由于電網建設多年來滯后于電源建設,尤其是跨區電網建設滯后,加上煤電價格機制不順,電煤供應、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致缺電問題反復出現。
今年的缺電主要是機制性及區域性缺電:煤電價格上漲較快導致火電廠出力不足,電網跨區輸送能力不足使得地區間的調劑困難。
對此,建議有關部門:
第一,價格既是供需關系的信號,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手段。應根據市場規律,加快理順煤電價格關系,以市場機制有效利用火電廠的發電能力。
第二,我國地大物博,區域不均衡的情況將長期存在,通過加大跨區輸電,可以緩解電力供需矛盾。
第三,加強電力供需預警,防患于未然。通過預警,提前制定預案,以降低缺電對經濟及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
來源:經濟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