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礦數量83變30,其中60%進入技改期,作為山西煤改樣本,同煤集團提前步入后煤改時代。
2009年12月31日,山西省召開專題會議,宣告山西煤礦兼并重組收官。山西省原有的2598家煤礦企業已減少至1053家,山西省率先步入“后煤改時代”。
“后煤改時代”或許只是意味著中國的煤炭產業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面臨的新問題也將接踵而至。
兼并重組后,包括新老煤礦的融合、煤企的人力等軟實力,煤炭開采設備、技術等硬實力能否跟上大煤礦的要求,股份制企業經營管理、可持續發展問題等都在考驗著煤炭企業。
煤企如何處理煤改后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問題?在資源有限、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煤炭企業又應如何實現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本刊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同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吳永平。
程序簡化是最大需求
今年在煤炭產業發展方面,你最關注的問題是什么?帶來了哪些議案?
吳永平:山西省已成為“國家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究竟應該有什么樣的政策,國家應該明確。
作為一個特區,所有的項目立項和建設都是為了經濟發展。為充分發揮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的促進作用,我建議將簡化項目核準程序列為先行先試政策,簡化審批程序,由項目核準改為項目規劃,具體項目由山西省審批核準。
比如大同煤礦搞循環經濟園區建設,有煤礦、電力、建材還有一些高新技術的項目,那按現在的規章制度辦,就得逐個項目地批,我想建議國家,在經濟建設試驗特區,園區的項目應該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國家批規劃,批了規劃,實施一些項目的立項,由地方政府來執行。這既簡化了程序,又爭取了時間。責任和任務下放到地方,讓地方發揮積極作用,使得項目的實施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同時國家推出的政策落實也得更到位。
另外,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需求量急劇增加,礦井迅速向深部延伸,災害危險日趨增大。急需加強礦山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議政府加大對礦山救援隊伍在基礎設施、訓練場所、裝備等的資金投入,同時對裝備的維護經費給予補貼,建立起中央、地方、企業共同負擔的資金保障體系。同時依托大型礦山救援隊伍的人才、技術優勢,開展救援裝備的研發,使得應急救援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開辟緊急救援車輛通行的綠色通道,免征過路過橋費用等。
去年年底全國煤炭工作會議指出,到2015年煤炭供給能力可達到35.3億噸,“十二五”新開工煤礦建設規模達2億噸,2015年全國煤炭的實際供應能力有可能偏大。你如何看待這一點?
吳永平:目前我國貧油、少氣,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在今后一個時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雖然到“十二五”末,新建礦井產能將會得到一定釋放,但國民經濟對煤炭需求的基本面不會有大的改變。
國家能源局提出,“十二五”要將煤炭產能限制在37個億,有人預測要達到40個億。也有這種可能性,產能的增加和國民經濟的增速是相匹配的,需求量增加就意味著經濟增長。
兼并重組有利于煤企整體發展
近兩年兼并重組成為了煤炭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詞,你如何看待煤改?
吳永平:煤炭資源整合是山西省重大的決策,我認為,山西省的煤企兼并重組抓得早、認識深、行動快,給全國做了榜樣。
資源整合工作很重要。過去,由于歷史原因,山西省的小煤礦比較多、散,小煤礦的管理、現場的煤炭開采技術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山西進行了一些整合:通過減少數量、提高產能來保障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產能提高。目前,這些煤礦的工作就是通過整合、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能。
大同一共整合了83個煤礦,整合成30個。其中60%的煤礦進入技改時期,20%進入生產時期,20%進入機械時期。每個煤礦都配備了礦長、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總工程師、通風區長六大管理人員,這種管理模式形成了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今年,還能通過技術改造來達到煤礦生產標準的生產條件。
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后,一方面小煤礦由大企業管理起來,組織、團隊力量、技術管理能力都比過去增強了。另一方面,煤炭資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過去的民營小煤礦在煤炭開采上,采取的是“揀肉”方針,哪里肥,哪里挖。而重組后的煤企,肥瘦一起采,煤炭回采率達到70%~80%。此外,國有企業參與煤炭行業后與民營資本形成兩個力量的股份制,這樣也更有利于煤礦的整體發展和安全保障。
煤炭企業重組后形成的國有煤炭企業將遇到哪些新的難題?有那些解決措施?
吳永平:整合后,煤礦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難題是正常的。整合過來的小煤礦本身在管理、煤礦開采上都存在問題。整合后形成的股份制企業,國有和民營混經營,曾經的經營方式、經營思想、意見都不統一,通過整合后要達成共識。且在技術改造、企業管理的提升等方面都面臨新課題,這需要一個融合的過程。
從同煤自身來講,我感到擺在面前的任務確實很重。本身任務也不輕,加上老煤礦和新煤礦整合后在管理、技術、團隊力量上都需要融合、提升。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需要加強管理,提高管理團隊的能力;規范煤炭開采程序,嚴格遵守開采標準;提高職工的素質,特別是專業技術、操作技能。
節能減排不能照抄
我們了解到,很多企業也在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同煤集團的塔山煤炭循環經濟園區是全國首個且產業鏈最完整的煤炭循環經濟園區。請你談談如何促進煤炭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吳永平:我認為,搞循環經濟需要因地制宜。因為各地的煤層結構不一樣,實施起來有很多問題。其中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益問題,有的循環經濟園區是有效益的,有的完全沒有效益。作為一個企業,優先考慮的肯定是效益問題,沒效益就不干了。辦循環經濟園區、搞節能減排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問題。
建設煤炭循環經濟園區應該一地一策,一地一個項目地實施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要重視效益問題,也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必須有承擔社會責任的認識,要是沒有這樣的認識,單純地追求效益,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就不好做了。
以同煤為例,大同煤礦主要產動力煤。動力煤一般以電煤為主,所以我們辦煤礦、辦電廠、辦粉煤灰水泥廠、辦煤矸石轉場等。這其中,磚廠的盈利空間很小,能不虧損就已經不錯了。雖然盈利空間小,但也要上這個項目,因為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才能把資源全部利用起來,達到沒有廢棄物的目的。
循環經濟園區要按照當地的資源結構來實施新技術的開發,這一點很重要,有的可以照搬照抄,有的照搬照抄不行。
吳永平
山西省懷仁縣人,1959年7月出生,曾在大同礦務局煤峪口礦綜采隊當工人,曾任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現任大同煤礦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