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內蒙古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記者就此采訪了自治區發改委主任、自治區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梁鐵城。
記者:
根據《意見》要求,我區將著重在哪些方面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節能減排是國家實施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根據《意見》要求,我區將在以下幾方面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一是加強宏觀指導。根據國家下達給我區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加快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目標和任務,切實加強宏觀指導工作。
二是落實目標責任制。將“十二五”及年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盟市、部門、企業和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
三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嚴把項目準入關,嚴格落實環評、能評、土地預審等政策法規,依法控制“兩高一資”行業過快增長和低水平重復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繼續淘汰“兩高一資”行業生產,主要是限制硅鐵、電石的生產,努力發展第三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同時,積極圍繞我區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點行業和特色產業,積極培育循環經濟產業集群,搭建自治區循環經濟產業鏈構架,抓好一批共伴生礦、煤層氣和粉煤灰、煤矸石、尾礦等工業“三廢”、林業剩余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示范項目(園區或企業)。積極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地源地熱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
四是繼續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業領域要做好項目布局,要本著項目向園區集中和工業園區向城市集中的思路,重點規劃好產業定位、區域布局、發展規模、產業延伸和生產工藝改進,堅決避免交叉污染和資源浪費。要做好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監管工作,簽訂節能目標責任狀,組織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加強用能管理、實施行業能效對標活動,引導和推動企業實現節能增效。加快實施重點節能減排工程,鼓勵和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重點行業煙氣脫硫、合同能源管理、清潔生產。建筑領域要適時提高節能標準,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加大既有建筑改造力度,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試點項目建設,加大示范帶動作用。交通領域要加快推進清潔能源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提高運營車輛的實載率。公共機構領域要繼續推進以“節電、節水、節油”為主題的節能活動,認真做好“政府財政補貼、綠色照明工程”的推廣工作,培育節能型機關、學校、醫院、賓館、社區、軍隊等示范典型,營造全民節約資源、時尚綠色、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圍。
五是重點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實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要進一步加大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大重點污染源的管理整治,不斷提高環境質量。
記者:
我們注意到,《意見》要求內蒙古有序推進重金屬污染責任保險試點,逐步建立重金屬防治和事故應急體系。請問,內蒙古如何開展這項工作?
梁鐵城:
一是加快政策體系建設,著手研究建立賠償補償辦法和法律援助制度,逐步完善重金屬污染損害賠償機制。二是加強監管力度,對重金屬企業實行環境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對于環境風險較大的生產企業必須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鼓勵其他生產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險種。三是加大涉重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四是嚴格涉重項目審批,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落后“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加強涉重項目審批管理,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五是建立健全突發性重金屬污染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加強重點防控區域、流域的環境預警體系建設,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重點流域重金屬污染預警與應急體系。加強環境監測、監察、應急處置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加強應急演練,進一步提高環境監管能力,不斷完善環境管理體系。
記者:
《意見》強調,內蒙古要充分發揮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的“倒逼機制”作用,促進轉變發展方式。請介紹我區的具體做法?
梁鐵城:
我區通過給盟市下達“十二五”節能減排剛性約束性指標,鼓勵盟市在確保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產業定位、項目建設等方面實行科學的規劃和布局,從而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使優勢特色產業層次更高、后勁更足、優勢更優。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非資源型產業,著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
二是抑制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的過快增長。抓好源頭防控,嚴把項目審核管理、審批程序和招商引資關口,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產出項目投資增長,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為優質、重大項目發展騰出資源環境空間。
三是積極推動技術進步。針對我區目前產業低端、產品粗放的現狀,加快推進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完善技術創新和支持性政策體系建設。加大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的力度,以技術為支撐,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經濟發展水平。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