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北省煤炭工業經濟總量持續穩定增長,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品
結構調整力度,資源整合步伐進一步加大加快,
煤炭價格隨著市場需求波動變化,但總體仍處平穩運行,外欠煤款、煤礦存煤有所減少,全省煤炭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一、主要指標完成及運行特點:
2006年,全省原煤產量完成7927.71萬噸,同比下降0.21%;商品煤銷售量完成7918.01萬噸,同比增長6.52%;鐵路運量完成4277.63萬噸,同比增長3.55%。全省國有重點煤礦工業增加值完成124.40億元,同比增長20.93%,商品煤銷售收入完成184.35億元,同比增長8.06%;補貼后實現利潤總額9.03億元,同比減少17.29%;累計外欠煤款6.68億元,比05年減少14467萬元;商品煤平均售價354.80元/噸,同比下降1.01元/噸。截止十二月底全省各類煤礦存煤96.76萬噸。比去年底減少4.62萬噸。其運行特點為:
1
.煤炭產量同比略有下降,但國有大礦同比增長,地方煤礦降幅較大。
全省原煤產量同比有所下降,降幅為0.21%,但國有大礦同比增長5.62%,地方煤礦同比降幅為13.95%。其主要因素:一是春節期間部分國有重點煤礦停產檢修和地方煤礦全部放假,原煤產量明顯減少。二是國有大礦兼并、重組部分地方煤礦,致使國有大礦原煤產量有所增長;三是三季度煤礦生產事故多發,部分地區鄉鎮煤礦停產整頓,同時關閉不合格、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礦井工作力度加大,地方煤礦原煤產量明顯下降。四是四季度年末歲尾煤礦事故高發季節,各煤炭企業嚴把安全生產關,嚴格按核定生產能力科學組織生產,原煤產量回落。
2.煤炭銷量、鐵路運量增加,但增幅回落。 全省商品煤銷售量、鐵路運量同比均有所增長,但增幅分別回落0.76、6.45個百分點。主要因素:一是商品煤銷量回落主要是今年前4個月供電煤合同因價格供需雙方矛盾較大,尚未簽訂,影響電煤計劃正常銷售和發運;二是:6—9月份煤炭消耗淡季明顯,社會存煤較多,需求低迷,銷量減少也在其因。三是鐵路運量回落主要是四季度鐵路為保太原路局空車任務和追求大秦線滿負荷運轉,北京鐵路局運力明顯偏緊,空車嚴重不足,我省各大煤炭企業正常生產和銷售外運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出省過口運輸困難,影響重點用戶正常發運。
3
.煤礦存煤減少,電廠、鋼廠、焦化廠存煤下降。 截止十二月底全省煤礦存煤96.76萬噸,比去年底下降4.62萬噸,比6月末減少50.84萬噸,冶金行業鋼廠、焦化廠存煤有所回落,主焦精煤、肥精煤存煤較少,略顯緊張;河北南部電廠存煤74萬噸,平均可供8.5天左右,存煤有所下降,存煤最多的電廠是邢臺電廠達到15天左右。存煤較少的電廠是邯電1.5天左右。
4.
煤炭價格波動變化,煤種間升降有別,但總體仍處平穩運行。 2006年,河北省煤炭市場受國內外大市場的影響下,煤炭價格隨著市場需求波動而發生變化,但總體仍處平穩運行,受季節性、區域性的影響,各煤種間價格增降有別,冶煉洗精煤價格受冶金行業宏觀調控影響,二、三季度市場交易價格出現下滑,九月以后穩中有升,累計同比下降19.22元/噸,降幅為3.05%,但重點訂貨精煤合同價格平穩;
電煤價格穩中有升,特別5月份以后,電煤合同簽訂后,價格有所提高,累計同比提高5.57元/噸,提幅為2.81%,但電煤平均價位仍低于市場煤平均價位40—50元/噸左右;其他市場優質動力煤價格上漲,特別是進入11月份以來市場動力煤價格上漲明顯,約上調10-30元左右。
5.
利潤總額同比減少,原煤單位成本同比增加,行業效益下降。 2006年,全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33億元,降幅為17.29%,原煤單位成本噸煤增加1.75元,增幅為0.75%,其主要因素:一是原煤產量、商品煤銷量增幅回落;二是冶煉精煤價格同比下滑幅度較大;三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四是鐵路運費漲價等方面因素影響,致使行業效益明顯下降。
6.
資源整合步伐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堅持發展先進生產力和淘汰落后生產力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加快現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促進中小煤礦重組聯合改造,另一方面繼續依法關閉布局不合理、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小煤礦。2006年以來,河北金能集團先后整合了懷來八寶山煤礦、石家莊井陘礦務局及山西壽陽、文水兩大煤業基地。峰峰集團與磁縣、峰峰礦區政府經過積極溝通、洽淡,就聯合重組地方煤礦簽署框架協議。兩大集團不但做大做強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同時也實現了資源的優勢企業聚集,促進了國有大型煤炭企業與地方經濟共同發展。
2006年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進一步加快了
循環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以煤業為主,通過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合理設計,精收細采提高
資源回收率,另一方面擴大原煤入洗,增加精煤產量。在加快發展煤業的同時,進一步發展煤基產業鏈產品,通過煤矸石發電,
煤層氣(
瓦斯)發電,次質煤及煤泥發電,煤矸石、粉煤灰制做建材,礦井水潔凈處理利用,實現變廢為資源,實現企業效益,社會環境的共同發展,逐步形成了煤電、煤焦化、煤建材、煤路港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格局。
二、問題與建議
1.鑒于煤炭行業潛在
產能過剩壓力,建議有關部門和煤炭企業應嚴格按核定生產能力和市場需求組織生產,采取以需定產、以運定產、以銷定產的營銷理念,確保河北省煤炭工業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2.針對近期煤炭鐵路運輸仍是制約我省煤炭生產、銷售的主要矛盾。建議省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協調鐵路運輸工作力度,各煤炭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與鐵路部門的聯系溝通協調機制。以確保河北省煤炭過口運輸和重點用戶的發運。
3.強化煤質管理,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煤炭產品競爭力。
鑒于河北省大部分礦井受地質條件影響,煤炭質量不穩定,
煤炭資源缺乏,煤炭產品單一,市場應變能力不靈活,競爭能力差等問題,建議各煤炭企業集團應進一步延伸煤炭產業鏈和拓寬產業面,提高煤炭深加工能力,強化煤質管理,改善產品結構,大力發展洗煤、型煤、配煤和水煤漿及煤基產業鏈產品,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維護和擴大市場份額,確保煤價穩定增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4.政策性增支成本大幅度增加,必將導致煤炭盈利能力大大下降。
鑒于目前已出臺及即將出臺的政策性增支因素較多,致使煤炭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影響煤炭行業五大方面的政策性成本是:資源成本(包括資源稅、資源補償費、礦業權費等)、環境成本(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安全成本、勞動成本(兩津一補)和可持續發展成本(可持續發展基金和煤礦轉產資金)。這五大方面政策性成本將使煤炭成本大約增加80元/噸以上。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勢必造成煤炭行業盈利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建議各煤炭企業應按各自成本增支因素和煤炭市場供求實際,本著優質優價、同質同價的原則,適度上調煤炭價格,特別是在重點電煤價格與市場交易價格相差較大的情況下,更有適度上調的必要和空間,真正使電煤價格完全走向市場化軌道。以減輕我省煤炭行業成本增支和利潤大幅度下降的壓力。
5.煤炭行業是國家循環經濟重點行業,我省是生產煤大省,應有重點示范企業。開灤集團、金能集團、峰峰集團位居省內大城市,礦業開發強度大,對環境影響大,同時也具備進一步做大企業的基礎和條件,建議國家和省政府將其列入國家或省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示范企業,并給予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支持。
三、對2007年煤炭市場整體預測。
根據2006年煤炭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結合2007全省國民經濟發展目標要求,我們認為:2007年煤炭工業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煤炭市場總體以穩定為主,煤炭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煤炭價格仍處于平穩運行。以需定產,以運定產的格局不會改變,將繼續呈現。但受國家宏觀調控及能源政策的影響,特別是受下游行業發展和運輸不均衡的影響,煤炭市場將可能出現局部地區、部分煤種、不同時段趨緊或趨緩的形勢。預測07年一季度受冬季取暖和兩節放假檢修、春運等影響,煤炭市場將保持趨緊狀態。二、三季度受季節性、產能集中釋放、鐵路運輸好轉的影響,煤炭供求形勢將可能發生變化,應引起高度重視,注意觀察市場動向,以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和研究分析市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