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當選的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濮洪九在該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幕式上說,“近幾年,隨著煤炭科技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的不斷提高,全行業科技創新體系開始形成。”對于煤炭行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形成,濮洪九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的煤炭科技創新體系開始形成。一些大型煤炭企業與高等院校、煤炭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廣泛的技術合作關系。多數企業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究機構,目前有8家大型煤炭企業建立了國家級的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取得了一批國內外矚目的科技成果。
二是煤炭行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隨著煤炭經濟形勢的好轉,煤炭企業加大了科技投入。2006年,進入煤炭100強的78家企業的研發經費總投入為75.89億元,比2005年增長50.93%。同時,全行業裝備技術水平和采掘機械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高精度煤田地質勘探技術與數字化礦井地質保障系統得到了廣泛推廣與應用,東部地區厚沖積層建井技術、深井快速鑿井技術迅速發展,大型成套煤礦機械制造技術取得了新的進展,促進了行業整體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原國有重點煤礦企業中,已有70多個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礦井實現了瓦斯監測監控系統聯網,礦井抗災能力不斷提高。
三是煤礦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又有了新的進展。2005年,全國建成安全高效礦井196處,生產煤炭6.35億噸,人均效率超過17.534噸/工,單井利潤1.64億元,百萬噸死亡率0.045人,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接近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許多省區和煤炭企業正在制定安全高效礦井的發展規劃,一個以生產規模化、技術裝備現代化、管理信息化和科學化的煤礦現代化建設熱潮正在興起。
同時,濮洪九說,與先進產煤國家相比,我國煤炭科技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煤礦自動化、信息化建設滯后,安全裝備行業發展較慢,重大綜采、綜掘成套設備的可靠性不能滿足安全高效特大型礦井建設要求,發展循環經濟還存在較大的技術瓶頸,科研基礎設施有待加強,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不少企業仍然存在科技研發投入少、科研人才匱乏等問題。
濮洪九還對煤炭行業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幾點希望:要努力成為自主創新的先行者;加快推進煤炭行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培養科技創新人才。
來源:商務部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