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基本建設需求拉動,
水泥工業出現產銷兩旺的可喜局面,但是區域性差別也在加大。總體來說,2007年上半年水泥工業的特點是:
一是
結構調整加快,新型干法水泥發展穩步上升;二是節能減排邁出步伐,成效明顯,余熱發電項目在水泥
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加大。三是大集團加快并購,市場整合和重組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一、結構調整加快
今年以來,全國水泥投資較去年有較大漲幅,同比增長54.27%。從投資方向看,主要是結構調整項目,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由年初的50%上升到53%。從投資布局看,投資增長較快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區。從產量增長看,中西部地區增速已高于東部地區。新建成投產的生產線70%以上是日產4000 噸以上規模。此外,余熱發電項目的投資也大幅增加。
二、節能減排邁出步伐
通過新型干法工藝替代落后工藝、企業
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和加強管理,2006年噸水泥綜合能耗比2005年減少了5kg標準煤,降低幅度達4.55%。今年1-4月份,通過新型干法工藝替代落后工藝,水泥行業節能184萬噸標準煤。預計年內僅此一項可節能近400萬噸標準煤。
當前利用水泥窯進行余熱發電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到2006年底,全國已建成純低溫余熱發電生產線24條,裝機容量112780KW,實際發電能力127300KW。2007年上半年,投產18套生產線,裝機容量136500KW,預計下半年投產31套生產線,裝機容量287800KW。預計到今年底,純低溫余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37080KW。水泥工廠余熱發電,對水泥行業節能降耗減排起到了非常積極作用。
三、大集團加快并購
以海螺水泥、冀東水泥、中國建材、中材集團等一批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加快了建設和并購重組的步伐,今年并購的特征是大企業集團跨省份的連片區域并購,依托老線,擴大規模,提高集中度。重新布點,另建設新線的速度放緩。
外資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CRH等跨國公司和臺泥也加快拓展在中國大陸的水泥業務,積極參于我國水泥工業的并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