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我國聚氨酯產品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市場年均增長速度已超過20%,成為推動全球聚氨酯市場前進的主要動力,我國也將因此成為全球聚氨酯最大的生產國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因此,世界各大聚氨酯巨頭在出口原料的同時,正在積極實現本土化生產及研發,對我國企業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和挑戰。在此,針對我國聚氨酯行業的現狀提出幾點建議。
1 、必須盡快解決TDI技術和規模化的瓶頸問題
實現TDI單套10萬t/a以上的裝置能力2008年,由巴斯夫、亨斯邁和上海華誼集團3家成立的合資公司以及巴斯夫公司將分別在上海建成16萬t/aTDI生產裝置,屆時將對國內TDI廠家形成巨大的壓力。因此,建議國內TDI廠家盡快聯手并與科研院校聯合,借用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材料技術、工藝及控制技術、信息化技術等,突破技術瓶頸。同時,通過聯合重組,發揮資金與資源優勢,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單套裝置運行成本,提高競爭能力。
2 、警惕重復建設、惡性競爭
市場的拉動及競爭的加劇推動企業將產品鏈向上下游伸展,目前在行業內外擴建和新建項目層出不窮。這種現象可以理解,但投資者和項目批復單位必須要保持清醒,否則,將造成惡性競爭,其后果必然是價格大跌。如氨綸項目的過快發展,造成氨綸價格從l6萬元,t降至l0萬元/t以內。目前我國萬噸級以上的聚醚多元醇特別是硬泡用聚醚多元醇生產廠家近20個,技術和品種雷同,實際開工率幾年來一直維持在50%左右,并造成對原料環氧丙烷的爭奪,使聚醚企業生產效益普遍不高。目前,國內在建TDI項目有5個,規模最大的也只有5萬t/a,技術上也沒有太大突破。當前,TPU市場需求旺盛,拉動1’Pu投資熱潮。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將新增產能8萬t/a左右,生產廠家超過2O個。此外,氨綸的發展帶動了原料PTMEG的需求,到2006年國內產能將達到12萬t/a。因此,對于1PU項目和PTMEG項目必須謹慎入市。
3 、加強行業內信息交流與合作,建立技術創新平臺
加強行業發展規劃,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在我國聚氨酯工業領域中,無論技術還是品種都極其缺乏創新,更缺乏原創性成果,這種狀況將使我國聚氨酯工業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劣勢。為此,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國內外聚氨酯界的交流與合作,搭建技術交流平臺,優勢互補,“借腦”發展。同時加快阻燃聚醚、聚合物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熔紡氨綸及第三代發泡劑的開發進度。聚氨酯利潤的增長主要來自新興的市場,如醫療、汽車和建筑等,因此,業內人士應積極開拓聚氨酯新的應用領域。
4 、要重視反傾銷工作及國際上限制性法規的動向
我國已加入WTO,經濟運行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我國的聚氨酯企業在這一變化面前.必須積極學習,掌握并運用世貿規則來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2003年震動整個聚氨酯界的兩大反傾銷案件——MDI和TDI反傾銷案,最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TDI終裁勝訴。值得一提的是,MDI反傾銷案,在終裁前夕,煙臺萬華果斷撤訴,既保證了企業自身的利益,又考慮了下游企業的利益和行業的發展,堪稱反傾銷史上的經典范例。隨著我國產能的逐漸擴大,對外輸出也必將逐年提高,因此,有關出口企業要特別關注進口國對我國的反傾銷工作.特別是國內同行要做好行業自律,不能為了市場份額的需要而競相壓價,造成傾銷事實的成立。
5 、生產和應用中必須更加重視環保、安全衛生法規
并和世界接軌隨著社會的進步.全球均在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加大環保力度,我國也是如此。產品責任關懷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我們的企業不僅要關注生產環節的安全環保問題,而且要關注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包裝、運輸、使用和廢棄等。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將和國際異氰酸酯工業協會、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共同開展以產品責任關懷為中0的異氰酸酯研討會,促進我國異氰酸酯的安全生產與應用,與國際接軌,維護共同的生存環境。2003年國家又重新審定了《劇毒化學品目錄》和《危險化學品名錄》,TD1屬于劇毒化學品,MD1屬于危險化學品。因此,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及用戶單位在生產、運輸和使用的環節中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管理這2類化學品。去年的塑膠跑道風波雖然有種種原因,但也確實讓我們反思,每個企業只有規范自己的行為,嚴格按照行業規范來運作,才能保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否則,將被迫退出市場。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