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開始,棗莊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江衛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堅持以解放思想開路,轉變觀念抓改革,打破常規謀發展,在創業的征程中創出了令人矚目的業績。 短短七年間,棗礦集團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由困難企業到全國典范的成功跨越。2006年完成毛煤產量2079萬噸,是1999年的2.3倍,7年來以年平均近200萬噸的幅度遞增;企業總收入完成170.8億元,是1999年的6.61倍;企業總資產173.79億元,是1999年的3.53倍;上繳稅費21.88億元,是1999年的8.26倍;人均收入突破3萬元。
7年間,棗礦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個集煤炭生產及加工、機械研制、煤焦化工、發電、建筑建材、地質勘探、工程設計和監理、鐵路運輸、造船水運等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以煤炭為主業,煤礦、電廠、煤焦化、鐵路、港口、航運一體集群開發,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發展區域涉足“四省多國”的發展戰略格局,名列中國500強企業、中國煤炭100強企業、山東工業200強企業、中國納稅100強企業。棗礦集團在管理實踐中提煉形成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棗礦集團先后榮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全國企業文化優秀企業、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山東省首屆“最佳企業公民”、山東省創建學習型組織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06年被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授予全國典范企業。
思維敏捷、決策果敢的江衛與精誠團結的棗礦人一道,堅定必勝的信念,高揚創業的大旗,在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跨越式發展的豐碑。臨危受命擔重任
棗莊礦業集團公司位于魯南大地微山湖畔、鐵道游擊隊的故鄉,上百年的開采歷史,使它見證了中國民族工業興衰榮辱的歷史和極其坎坷的歷程。解放后的幾十年間,作為典型的老國有企業的棗礦集團,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于老區部分礦井衰老、資源枯竭,新區尚不完善,戰略重心轉移遇阻,又突遭東南亞金融危機,礦區的生存和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企業負債幾十億元,一時,鐵路部門因欠運費而限供車皮,電力部門停電,稅務部門不給提供發票,職工的工資也無法正常發放,從領導到工人每月只能勉強領取300元生活費……
在一片茫然、沉重的氣氛中,2000年元月,山東省委對棗礦集團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時任淄博礦務局副局長的江衛臨危受命,走馬上任,擔起了棗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的重任。
“認認真真學習,扎扎實實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處事”。在上級組織宣布任命的礦區干部大會上,伴隨著會議室外幾百人的上訪隊伍發出的“要工作,要吃飯”的呼喊聲,江衛神情嚴肅,以他那濃重的淄博口音發表了就職演說,向礦區廣大干部職工作出了莊嚴的承諾。突破瓶頸促改革
積重難返,內外交困,負重前行的棗礦集團要想走出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求得發展,必須要有一個適應企業擺脫困境和能夠適應市場競爭的良好的精神狀態。經過深入細致的調研,思維超前、深諳管理之道的江衛敏銳地察覺到,不徹底擺脫陳舊觀念的束縛,不打破干部職工思想上的堅冰,建立一套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走出低谷、求得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棗莊礦區必須經過一次使職工的觀念意識能夠適應改革時代潮流的脫胎換骨的轉變,必須在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上大做文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一場波及全礦區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教育活動開始了。
江衛親自撰文,在棗莊礦業新聞報上發表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動改革》的文章,灌輸先進經驗,引領思想觀念,號召干部職工徹底摒棄“等靠要”的計劃經濟思想,全面向市場經濟轉型。他向礦區發出了“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強音。
“請進來、走出去”,棗礦集團多次邀清上級領導、專家教授、先進企業負責人來礦區作專題報告,或組織人員到省外先進企業考察學習,開闊眼界,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拓寬思路,并把思想教育的重點放在強化優勝劣汰和責任意識上,“不換腦筋就換人”,要求干部職工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與時俱進、謀求發展。
“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自己辦,自己的夢自己圓”,風起云涌,百里礦區處處蕩漾著“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大討論的滾滾春潮。
“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換腦筋、轉觀念,第一步先解決"吃上飯"的問題,使礦區走上正常發展軌道。第二步再解決"吃好飯"問題,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設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江衛慷慨激昂,縱論改革思路,闡述戰略構想……
觀念一變天地寬。棗礦集團改革發展的新思路化作成了棗礦人的共識,奠定了加快發展思想基礎的棗莊礦區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江衛和公司領導班子的果斷決策下,棗礦集團以“人事、分配、勞動用工”三項制度和管理機制改革為先導,公司治理、產權制度、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債轉股、關井破產等改革緊隨其上,打響了全面改革創新的攻堅戰。
煤與非煤新建項目,突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后勤物業實行市場化運作;營銷、財務、采購、物流高度集中統一,一改“各礦自主,分散經營”模式,實現了集約化管理;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確保企業健康發展;確立名牌經營戰略,導入流程精品管理,傾力打造棗礦品牌……
一礦一策,分類指導,在加快實施改革創新的同時,在生產管理和運行機制上做文章,創造性地提出了“新井新機制”的理念,并成功地運用于新安礦井建設,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打破常規謀發展
深諳科學發展觀豐富內涵的江衛,立足礦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搶抓機遇,科學謀劃煤與非煤雙輪驅動的發展思路,對煤和非煤的發展戰略進行準確定位,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謀求可持續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主業擴張上。組織了加快新井建設步伐、提升原有礦井能力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三大攻堅戰。先后完成了多對礦井的新建和改擴建,創出了多項全國礦井建設新紀錄。
新安礦是棗礦集團的一座礦井,設計年生產能力60萬噸,1996年開始籌建,直到2000年初礦井副井筒才打到底,基本處于停工狀態。怎么辦?“打破傳統建井模式,新井采用新機制。”江衛一語中的,擲地有聲。在努力爭取上級政策的同時,江衛和公司班子決定由礦區職工內部募集資金入股,走投資多元化之路,并打破舊有的干部委任制,變相馬為賽馬,在全礦區公開競聘,實施業主負責制,由業主全權負責建井及投產后的工作。
新安礦于2000年4月重新啟動建設,各項工作齊頭并進,一路凱歌,到2001年3月,短短的1年時間,就成功地進行了井上下聯合試運轉,后經生產系統優化和改造,礦井產量連年遞增,目前已達到年產500萬噸的生產能力。礦井建設創出了全國同類型礦井投資最省、速度最快、用人最少、成本最低、效益最好、效率最高的紀錄。
緊跟其上,依靠改革創新、采用新井新機制,新源、濱湖兩對新建現代化礦井,各自僅用了18個月時間就建成投產,創出了中國煤礦建設史上的快紀錄、高質量、高水平,其中濱湖礦井目前已通過了中國建筑最高獎“魯班獎”的評審復查。
與此同時,緊密結合礦區實際,本著節約資源、持續發展的原則,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生產管理,改進采煤工藝,提高機械化程度,堅持找煤擴量,實現了高產高效,原煤總產量每年以近200萬噸的幅度遞增,2006年達到了2079萬噸。
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上,棗礦集團開發的步伐邁向“四省多國”。在貴州、云南、安徽和山東省等地進行了煤炭資源開發,形成了“老礦帶新礦、一礦變兩礦”的發展格局。在加拿大、美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成功地開發森林資源,合作生產石膏建材,進行物資貿易,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延伸。
棗礦集團按照環保節能好、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兩好兩高”要求,壯大非煤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拉長產業鏈。近年來,集團公司先后投資數十億元,新建和續建重點非煤項目,新上年收入過億元的非煤項目已達13家。水煤漿熱電廠、搗固焦、甲醇、鉛晶電池、石膏板、絡合鈣、低聚異麥芽糖、硅錳合金、子午線輪胎、變容空調、油脂化工、白炭黑、苯加氫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陸續興建投產。目前,棗礦集團已有非煤產品1000余種,許多產品暢銷國內外。礦區非煤總收入已由2000年的不足10億元躍升到2006年的78億元。
在改革創新實踐中,江衛和公司一班人認真落實“科技興煤”戰略,實施科技興企,不斷推進技術創新,鼓勵自主創新,在礦區大力推廣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近年來,集團公司先后獲得了一大批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申報專利39項。僅2007年上半年,就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5項,專利2項。棗礦集團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中國專利山東省明星企業。文化鑄魂創品牌
在企業管理中,江衛注重把一系列現代管理思想、前沿管理理論和先進的管理手段運用于實踐,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棗礦集團實現了由傳統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轉型,培育起了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為打造強勢執行力,增強員工的執行意識,集團公司把軍隊文化引入礦山,在礦區開展了全員軍訓和準軍事化管理。江衛率先垂范,身體力行。集團公司建立了計劃、執行、考核、責任追究、獎懲等閉合循環的工作落實機制,響亮地喊出了“把礦山打造成軍營,把員工塑造成軍人”的口號,有效地解決了規章制度嚴不起來、執行不下去的問題,使各項工作的開展得到了強有力的保證。
煤礦生產,安全為天。從青年時期就下井挖煤、有著豐富的煤礦閱厲、經歷過多次生死考驗的江衛,深知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江衛以創建全國一流的本質安全型企業、向世界發達國家安全水平邁進為目標,結合礦區實際,辯證地提出并深刻闡述了“制約+自覺”搞好安全生產及其他各項工作向“自覺+制約”必由過度的深刻內涵。在安全生產上,江衛與公司領導班子一起,正確決策,強化安全文化建設,加大安全投入和現場管理,嚴格責任落實和檢查考核,強調安全管理嚴在干部、嚴在流程、嚴在細微之處,將安全防線前移到現場、安全重心下移到區隊班組、安全親情教育自移到個人,形成了“三嚴三移”的安全管理理念,在礦區構建起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近年來,棗礦集團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和企業的健康發展,被國家安監總局列為全國首批十大安全質量標準化核準企業之一。
按照以文化力激活生產力、提升競爭力的總體思路,通過持續改進、創新融合、深化提升,提煉形成了抓基層、打基礎、大練基本功(三基),準軍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精細化考核(三化),以及抓好企業文化、質量標準化和環境綜合治理(三個亮點)為主體內容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三三三”管理文化,提升了全員素質和執行意識,培育了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規范,提高了工作、工程、產品、服務“四個質量”,徹底改變了過去礦山黑亂臟差的面貌,塑造了整潔亮麗的現代化新型煤礦形象,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的廣泛贊譽。山東省政府、省國資委明確提出“全省工交系統學棗礦,國有大礦學棗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山東省原省委書記張高麗、省長韓寓群,山東省代省長姜大明、副省長王仁元,以及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中煤政研會的領導等多次前來視察。國內許多著名大學、著名的管理咨詢機構、新聞媒體及專家、學者紛紛前來調研、求證“棗礦現象”。目前,已有全國政協、國務院有關部委、外交部、全國許多省市政府部門的有關領導及各類企業、國外考察團等近7萬人次前來棗礦集團考察參觀。放眼未來建和諧
和諧發展是發展的最高境界。在改革發展的進程中,江衛及公司一班人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群眾腳踏實地,迎難而上,謀求企業又好又快發展,致力建設富美和諧礦區。
在和諧礦區建設中,棗礦集團努力把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落實到企業的各個方面、各個單位和各項工作中去,結合礦區實際,找準著力點,明確戰略,創新載體,提出了和諧礦區建設的總體目標。
為了把和諧礦區建設任務落到實處,大力開展了“和諧杯”競賽活動,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生產順行、關系和諧、環境優化、文化繁榮的新局面。
作為棗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江衛,竭心謀政,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集團公司形成了目標明確、責任分明、堅強有力的工作機制,文明創建喜結碩果。礦區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全煤系統、省級和市級文明創建先進單位,其中田陳煤礦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穩定是和諧的重要內容。江衛和公司領導一班人注意工作方法,傾注心血汗水,關心群眾疾苦。集團公司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江衛更是率先垂范,扶弱濟困。每到節日,江衛首先想到的是工人,特別是那些因工因病傷亡殘疾、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他走家串戶,噓寒問暖,將組織的關懷送到了困難職工的心坎上,并經常拿出自己的錢來資助困難職工及家庭,到目前,他已先后捐出了20萬元。同時集團公司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大力解決職工群眾有反映的各種問題,建立了教育、監督、懲處并重的預防和制約體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加強了社區建設和便民服務,解決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保持了礦區的穩定。
歲月七載,彈指一揮間。胸懷坦蕩、無私無畏,有著豐富管理經驗和吃苦耐勞高貴品質的江衛,以卓越的工作實績和閃光的人格魅力感染并激勵了棗莊礦工,贏得了職工群眾的擁戴和上級組織的肯定。近年來,江衛先后榮獲了山東省煤炭工業科技興煤優秀工作者、山東省煤礦扶貧送溫暖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優秀企業家、全國煤炭工業技術創新優秀人才、全國煤炭工業優秀企業家和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創業無止境。目前,江衛正帶領著棗礦集團20多萬職工家屬朝著“立足省內做優,走向全國做強,沖出亞洲做大,邁向世界做久”的目標邁進。
來源:工人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