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起來,我國煤礦發生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管理不善。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能源需求日趨緊迫,這樣,支撐能源供給70%的煤炭工業自然就增加了壓力,煤炭價格也開始爆漲。一些煤礦2002年以前一直虧損,現在被認為是“賺錢的好機會”,為了追求產量和利潤,很多煤礦采用粗放式管理,對安全隱患不細加過問甚至忽視,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規范沒有落實到位,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其二是技術落后。在實現效益遞增的同時,沒有對生產技術的更新換代進行投入。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很多煤礦已經過度開采,這類煤礦最容易發生塌方;再加上我國大部分煤礦所采用的多是老技術,不符合現代化技術標準,發生意外的機會自然更多。其三是隱瞞不報。眾所周知,國內的煤礦安全問題日趣嚴重,但某些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對煤礦事故采取了能隱瞞則隱瞞甚至縱容的態度,安全隱患日積月累,直至發生特大礦難。事故發生后,很少有官員為此負責。
國外煤炭生產大國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都有著先進的管理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我們對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加以闡述比較,以供國內煤礦安全生產借鑒。1 美國:執法、培訓與技術支持最新統計數字表明:2004年美國生產煤炭近l0億噸,但煤礦安全事故中總共只死亡27人。實際上連續三年來,美國煤礦安全死亡人數都低于30人,每百萬噸煤死亡人數在0.03以下。美國礦業協會主席杰克杰拉德在今年一月發表公報稱,這創造了“歷史最好記錄”。而負責礦業安全的政府部門一美國勞工部下屬礦業安全與衛生局,還計劃到2008年將煤礦死亡人數再減少1 5%。
美國煤礦能實現“高產量、低傷亡”得意于三大因素: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煤礦生產安全;礦主和政府部門都增強了安全責任感;增強了對煤礦工人的培訓。礦業安全與衛生局則將其經驗總結為“成功三角”,構成這三角的三邊分別是:執法、培訓與技術支持。
美國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基礎是1977年通過的《聯邦礦業安全與健康法案》,這部法是根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連續發生幾次大礦難而修訂的。它確立了幾個基本原則:首先是安全檢查經常化,每個地下煤礦每年必須接受四次安全檢查,露天煤礦則必須接受兩次檢查,礦主必須按照檢查人員提出的建議改進安全措施,否則可能被罰款和判刑;其次是事故責任追究制,特別是當出現傷亡事故時,調查人員必須出具報告指明責任,蓄意違反法案的責任者也將被處以罰款或有期徒刑;第三是安全檢查“突襲制”,任何提前泄露安全檢查信息的人,可能被處以罰款或有期徒刑;第四是檢查人員和礦業設備供應者的連帶責任制,檢查人員出具誤導性的錯誤報告、礦業設備供應者提供不安全設備,都可能被處以罰款或有期徒刑。
近30年,盡管《法案》規定的一些懲罰措施已有所改變,特別是罰款數額到今天已經有較大提高,但這部法案的基本框架沒有變,其中的一些原則比如經常性安全檢查和事故責任追究制等,也被其他國家廣為借鑒。人們不難發現,這部法案盡管規定最高刑法只有5年,但實際卻很嚴密,尤其考慮到了煤礦可能“應付”安全檢查、檢查人員不負責任以及設備安全性等各種情況。
在“執法”領域,美國煤礦安全生產監督機構強調其獨立性,并在機制上防止檢查人員與礦主、地方政府形成共同利益同盟。隸屬于礦業安全與衛生局的煤礦安全與衛生辦公室是一個聯邦機構,它下面有l1個地區辦公室和65個礦場辦公室,這些辦公室既與礦主沒有利益關系,也和各州、縣政府沒有從屬關系,各地的聯邦安全檢查員每兩年必須輪換對調,任何煤礦發生3人以上死亡事故,當地的安全檢查員不得參與事故調查,而需由聯邦辦公室從外地調派安全檢查員進行事故調查。這些檢查人員可謂“權大責重”,根據《聯邦礦業安全與健康法案》,檢查人員如果發現安全隱患,有權責令煤礦立即停止生產,但如果泄露檢查信息或誤導調查,則可能被判刑。
“培訓”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也是被許多人忽視的環節。一些對中國礦難有所了解的美國技術人員認為,中國煤礦災難頻發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對工人和礦主的培訓不充分,導致他們對安全生產標準和技術設備都掌握不夠。在美國,對煤礦工人和礦主的培訓主要由礦業安全與衛生局下屬的全國礦業衛生與安全學會負責,這個學會在每個財政年都舉辦短期集中安全講習班,各課程一般為期幾天,針對的是聯邦安全檢查人員、各州檢查人員以及礦主、礦業公司人員等。除了集中培訓,礦業安全與衛生局還在各州舉辦巡回性質的安全課程,主要向礦業工人講授安全生產標準、技術設備操作等,煤礦工人參加課程是免費的,經費從勞工部的培訓費中支出。此外,礦業安全與衛生局還充分利用網絡,在網上提供免費的交互式培訓課程,開放網上圖書館,將礦難調查報告、安全分析等資料和檔案在網上公布。
新技術的推廣和采用能大幅度降低煤礦安全事故,這已被美國煤礦業近30年來的實踐所證明。美國礦業協會認為,新技術在安全方面的貢獻主要有幾個方面:信息化技術的廣泛采用,增強了煤礦開采的計劃性和對安全隱患的預見性,計算機模擬、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可以大幅度減少煤礦挖掘中的意外險情,也可以幫助制定救險預案;二是機械化和自動化采掘,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下井人員數量,也就減少了容易遇險的人群,實際上美國煤礦工人的總數已經下降到不足十萬,他們中絕大多數也是操作設備的技術工人;三是推廣安全性較高的長墻法,取代傳統形式的坑道采掘;四是推廣新型通風設備、坑道加固材料、電器設備,從而提高了安全指標。而政府主要是通過技術認證這一方式來批準煤礦專用設備的生產和使用。礦業安全與衛生局下屬的技術認證中心對煤礦設備進行質量檢查和認證,對通過技術認證的產品,每月都在網上的產品目錄中更新公布。
2 俄羅斯:重點防治瓦斯爆炸俄羅斯煤炭資源豐富,2004年煤炭開采量達到2.8億噸,也屬于采煤大國。2002年的統計表明,俄羅斯生產煤炭每百萬噸的死亡人數超過1。俄羅斯《采礦工業》雜志對2003年發生的所有煤礦爆炸事故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認為,引起煤礦爆炸和煤礦著火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礦井泵入空氣不足,使得煤礦回采工作面、準備采礦工作面和采空區工作面的瓦斯濃度過高。今年2月9日,庫茲巴斯煤田的一座煤礦發生事故,導致22名礦工死亡。這次災難之后,俄羅斯礦工協會立即向俄總統普京、總理弗拉德科夫及國家杜馬發表名為《采煤業安全技術狀況》的公開信。信中說,為了降低煤礦企業的傷亡率,必須真正減少直接或間接影響煤礦安全水平、事故發生率和傷亡情況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為了大大減少礦井中瓦斯的含量,有必要采用全新的方法以消除煤礦毒氣。對沒有常設性煤層消毒裝置的煤礦,則應該采用行政手段禁止其進行煤炭開采活動。從另外一方面講,甲烷是珍貴的生態清潔型能源,政府應該采取措施,刺激煤礦企業在對煤礦做消除毒氣處理時將瓦斯中的甲烷分離出來并加以回收利用。俄羅斯礦工協會認為,只有采取這些措施,才能降低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的煤礦中瓦斯爆炸機會。3 澳大利亞:制定法規、明確責任
資料顯示,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中,礦業大國澳大利亞嚴重礦業事故頻仍,總計約2000起,傷亡過萬人。近些年來,這一狀況大有改善。該國煤礦行業傷亡事故變得十分少見,2000—2001年間,新南威爾士州煤礦生產百萬噸的死亡率僅為0.014。由于傷亡人數少,目前政府和一些礦山的管理層都改用計算損耗工時的頻率來衡量安全生產,連耗損工時都很少見的公司,就以事故數量作為標準。澳大利亞在礦業安全管理中,十分注重法規制定和明確責任,這在防止煤礦事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對礦業安全的管理只局限在有關立法和技術標準的制定上。各州(領地)政府在執行聯邦法律過程中,要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對礦業生產安全和職業健康制定各自的法律法規。州級政府通過對礦山設計、生產、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審查或監察對礦業進行控制。在達不到安全標準時,可以下令停產。對企業來說,礦山經理必須向政府注冊,同時熟知有關政策法規,并保證達到安全生產、環保、勞動保護和雇員職業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多年來,政府一直根據采礦業的新進展,不斷修正法律條文,以達到最佳效果。有關法律法規對礦山設計師、雇主和雇員的安全責任都有明確規定,使得每個人對安全都有法律責任。以礦業大州西澳大利亞州的有關法律為例,雇員有義務保證自己在工作狀態下的健康,如果不按規定對自己采取保護措施,或發現潛在險情不報告,就算違法。法律規定,雇員有權拒絕在有損健康的危險環境下工作,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顧主出高薪讓雇員出工,顧主就犯了法;雇員收了錢出工,也算犯了法。換句話說,想拒絕安全都難。違反了安全條例會被課以高達20萬澳元(1澳元約合6.16人民幣)的罰款。
在各種制度中,與安全生產聯系最為緊密的恐怕就是設立礦山安全監督員的有關條例了。根據這些條例產生的礦山安全監督機制有效地提高了生產安全。在產煤大州新南威爾士,有關法規對煤礦安全監察機制的機構、人員構成、權限和責任都有明確規范。還規定,各級安全監督檢查員有礦山雇員選出。監督人員必須有礦山經理人或專業技術的資格證書,同時要有長時間的實地工作經驗,確保安全監督的質量令人放心。
除了政府的法律法規外,許多企業也實行了企業內部的安全保障制度。新南威爾士州的煤礦鼓勵員工查找事故隱患,對新設備、新工藝、新的工作環境等因素都要進行風險評估。評估由企業的管理、技術、培訓和生產部門的人員組成的聯合委員會進行。委員會根據評估結果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有效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椐統計2004年我國因礦難死亡6027人,我國煤炭生產每百萬噸的死亡人數是美國的100倍,由此可見,我國煤炭生產在努力減少事故方面任重而道遠。美國通過執法、培訓與技術支持的“成功三角”,實現了煤礦安全生產;俄羅斯在重點防治瓦斯爆炸方面下功夫;澳大利亞在制定安全法規、明確安全責任上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此外,美國煤礦在安全立法上的周密、機構運作上的嚴格、政府服務上的完善、技術研究上的先進,所有這些經驗都值得我們很好的學習和借鑒。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