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對包頭空難沙河礦難的選擇性關注提示了什么
整整一周,慘烈的“11·21”包頭空難,都是輿論持續關注的焦點。
55條生命的猝然離去,讓每一顆善良的心都為之揪緊。新聞報道中有關空難方方面面的每一個細節,都牽動著許多讀者和觀眾的關注。我們為那個因為未帶身份證買不上機票未能登機的小伙子慶幸,為那位因故在包頭耽誤了一天才上機的遇難乘客惋惜,為遇難副機長臨行前詢問女兒乖不乖而唏噓,也為有序的善后和事故調查的進展而略感欣慰……
在空難事故發生前一天,還有一條同樣令人心情沉重的消息:“11月20日,河北省邢臺沙河市白塔鎮李生文聯辦礦等五個鐵礦發生井下特大火災事故,目前至少有60人仍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最終,礦難釀成65人死亡。媒體同樣予以較為詳盡的報道。但是,緊接其后的包頭空難事故,則讓輿論焦點即刻發生了轉移。
兩起災難性事故,在相近時間段里發生并被報道,事故發生后,中央領導、各級政府同樣高度重視,都在第一時間內作出了重要的搶救和善后部署指示。但是,從媒體對兩起災難的報道規模、篇幅、數量、細節等方面,還是可以見到輿論關注和投入程度上的一些差別。在好幾家知名網站,“包頭空難”的專題至今仍高居榜首,而“沙河礦難”的相關報道已經悄然讓位于其他一些新近發生的事情。
這,是一種讓人說不出滋味的差別,值得人們思索。突然的災禍降至,同樣慘痛的后果,若要強行去區分孰輕孰重,那簡直是對死者的褻瀆。那么,客觀存在著的輿論關注度上一些微妙差異,到底在提醒我們一些什么?
也許,民航空難事故因其罕見,而顯現出新聞要素的稀缺性。而采礦井下作業,無論在哪里都是一種充滿高風險的行業和工作。空難帶給人們的心理沖擊,的確更加強烈……可是,僅僅是翻閱一下上個月發生的相關礦難,還有“河南大平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147名礦工遇難”、“雅安市寶興縣礦發生礦塌事故,12名礦工遇難”等黑色信息赫然在目。盡管中央對安全生產工作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小礦井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沖動,已經淹沒了對安全律令的畏懼和對人命關天的應有尊重。而為了擺脫貧困,還有許多的農民工,仍然不得不走進缺乏安全保障的礦井,去尋求一個致富的機會。難道,我們作為受眾的記憶和認知,已經因為這些頻仍的、既讓人沉重也令人無奈的礦難消息,而略有一些遲鈍和麻木了嗎?
新聞學上,對新聞價值的判斷還有離受眾關系遠近一說。乘坐飛機航行,如今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有過的一種生活經歷了吧。對一個城市中工作匆忙的白領來說,民航客機的安全,當然要比礦難事故更加吸引其注意力。而礦難較多地發生于相對欠發達地區,在一個家中有小輩出門打工的鄉村老嫗心中,若聽說哪里的礦出了事,自然會比聽說飛機失事更緊張和不安。那么,在對空難和礦難事故報道的關注中,我們每一個看新聞的人,注意到自己所處的位置了嗎?
我們的社會,正在努力邁向全面的小康。以我的理解,一種人群如果因為所謂的影響力和距離關系,而漸漸被社會的主流記憶選擇性地忽略,乃至淡忘,要等到下一次有新聞發生才能顯示他們的存在———這樣的狀況,難以說得上是全面發展。這樣的選擇性關注如果發生得太多,我們對社會的整體認識也會出現一些錯覺和偏差。